養老投資
嘉實將養老金業務定位為長期戰略業務,深度涉足包括主權財富和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企業/職業年金、養老目標基金在內的三大養老業務 養老投資主頁 |
---|
當越來越多的人選擇提前還貸,自去年以來引發的銀行提前還貸潮現象,終于得到關注。
近日,央行釋放新的政策信號:“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原則,我們支持和鼓勵商業銀行與借款人自主協商變更合同約定,或者是新發放貸款置換原來的存量貸款?!?/p>
一時之間,存量房貸利率是否會下調成為社會各界討論的焦點。
提前還貸潮背后
今年4月下旬,小張通過某大型手機銀行預約提前償還住房貸款,系統顯示需要在6月初才能正式完成提前還款,事實上自去年來住房按揭提前還款少則幾周多則幾個月的排隊等待期才能辦理完成已是各家銀行普遍現象。
越來越多住房按揭族選擇提前還款,導致了銀行償貸流程辦理的“淤堵”。背后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貸款市場報價利率的下調,導致不少居民的存量房貸利率和現在房貸利率差距比較大,從而引發了“提前還貸潮”。伴隨著中國房地產市場一路的高歌猛進,居民多年來一直熱衷于加杠桿貸款買房,房貸利率動輒在5%以上,與之相對應的是,在2019-2020年LPR改革及各地房貸利率政策的作用下,新增房貸利率隨行就市低于存量利率水平,導致存量與新增房貸利率之間的利差擴大,如今房貸利率跟隨LPR利率基本低于5%,促使背負高利率的貸款購房者有強烈動機提前還貸以減少后續利息支出。
對于房貸按揭族而言,提前還貸潮的另一個重要驅動力在于,受銀行存款和理財產品收益降低的影響,投資收益可能不及房貸利率高。對于手里有資金能夠償還房貸的人來說,這筆錢用來銀行儲蓄和理財收獲的收益率比房貸利率還低,那還不如用來還貸。在加上股市和基金缺乏賺錢效應,市場缺乏有吸引力的資產配置方向,不管是低風險偏好還是高風險偏好的居民,都難選有好的投資去處,在投資面臨盈虧不確定性的情況下,很多人選擇提前降低個人負債的利息成本。
今年以來居民提前還貸的現象更加明顯,央行在國新辦發布會也透露了這一點。央行指出,盡管今年上半年住戶貸款新增2.80萬億元,同比多增5723億元,但住戶貸款多增的主要原因是個人經營貸款和短期消費貸款有所多增。央行數據顯示,上半年個人經營貸款新增2.3萬億元,同比多增7593億元;個人短期消費貸款新增3009億元,同比多增4019億元。
存量房貸利率是否有望下調?
在央行重磅發聲之后,存量房貸利率是否下降成為人們普遍十分關注的問題。
從政策空間角度看,存款房貸利率調整的自主權在于商業銀行。早在2008年央行就發布了房貸利率政策通知指出,金融機構應按原貸款合同約定條款,在綜合評估風險的基礎上,自主確定已發放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尚未償還部分的利率水平。
申萬宏源證券認為,央行對降低存量房貸利率、或新發貸款置換存量貸持開放態度。但掣肘存量房貸利率下調的因素在于銀行凈息差降低、而居民貸款又是主要利潤來源。居民存量房貸的利率下調將開始啟動,而考慮銀行和居民之間的博弈,調整的時間會拉長,而非“一蹴而就”。
目前從媒體的實地調研采訪來看,各家銀行尚未實施存量房貸利率的具體操作,房貸利率仍保持原來水平。對此,專家建議,當前存量房貸利率下調仍處在政策吹風階段,具體影響還需要等待更細節的政策落地。在此之前,建議購房者暫停提前還貸,等存量房貸調降的具體細節出臺后再做決定。
而如果未來存量房貸利率下調,意味著“提前還貸潮”有望終止。
*風險提示:基金投資需謹慎。投資人應當閱讀《基金合同》《招募說明書》《產品資料概要》等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風險收益特征,特別是特有風險,并根據自身投資目的、投資經驗、資產狀況等判斷是否和自身風險承受能力相適應?;鸸芾砣顺兄Z以誠實信用、謹慎盡責的原則管理和運用基金資產,但不保證基金一定盈利或本金不受損失。過往業績不預示其未來業績,其他基金業績不構成本基金業績的保證。
央行釋放新信號,存量房貸利率有望下調?
2023-07-31 來源:嘉實基金
存量房貸利率是否會下調成為社會各界討論的焦點。
當越來越多的人選擇提前還貸,自去年以來引發的銀行提前還貸潮現象,終于得到關注。
近日,央行釋放新的政策信號:“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原則,我們支持和鼓勵商業銀行與借款人自主協商變更合同約定,或者是新發放貸款置換原來的存量貸款?!?/p>
一時之間,存量房貸利率是否會下調成為社會各界討論的焦點。
提前還貸潮背后
今年4月下旬,小張通過某大型手機銀行預約提前償還住房貸款,系統顯示需要在6月初才能正式完成提前還款,事實上自去年來住房按揭提前還款少則幾周多則幾個月的排隊等待期才能辦理完成已是各家銀行普遍現象。
越來越多住房按揭族選擇提前還款,導致了銀行償貸流程辦理的“淤堵”。背后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貸款市場報價利率的下調,導致不少居民的存量房貸利率和現在房貸利率差距比較大,從而引發了“提前還貸潮”。伴隨著中國房地產市場一路的高歌猛進,居民多年來一直熱衷于加杠桿貸款買房,房貸利率動輒在5%以上,與之相對應的是,在2019-2020年LPR改革及各地房貸利率政策的作用下,新增房貸利率隨行就市低于存量利率水平,導致存量與新增房貸利率之間的利差擴大,如今房貸利率跟隨LPR利率基本低于5%,促使背負高利率的貸款購房者有強烈動機提前還貸以減少后續利息支出。
對于房貸按揭族而言,提前還貸潮的另一個重要驅動力在于,受銀行存款和理財產品收益降低的影響,投資收益可能不及房貸利率高。對于手里有資金能夠償還房貸的人來說,這筆錢用來銀行儲蓄和理財收獲的收益率比房貸利率還低,那還不如用來還貸。在加上股市和基金缺乏賺錢效應,市場缺乏有吸引力的資產配置方向,不管是低風險偏好還是高風險偏好的居民,都難選有好的投資去處,在投資面臨盈虧不確定性的情況下,很多人選擇提前降低個人負債的利息成本。
今年以來居民提前還貸的現象更加明顯,央行在國新辦發布會也透露了這一點。央行指出,盡管今年上半年住戶貸款新增2.80萬億元,同比多增5723億元,但住戶貸款多增的主要原因是個人經營貸款和短期消費貸款有所多增。央行數據顯示,上半年個人經營貸款新增2.3萬億元,同比多增7593億元;個人短期消費貸款新增3009億元,同比多增4019億元。
存量房貸利率是否有望下調?
在央行重磅發聲之后,存量房貸利率是否下降成為人們普遍十分關注的問題。
從政策空間角度看,存款房貸利率調整的自主權在于商業銀行。早在2008年央行就發布了房貸利率政策通知指出,金融機構應按原貸款合同約定條款,在綜合評估風險的基礎上,自主確定已發放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尚未償還部分的利率水平。
申萬宏源證券認為,央行對降低存量房貸利率、或新發貸款置換存量貸持開放態度。但掣肘存量房貸利率下調的因素在于銀行凈息差降低、而居民貸款又是主要利潤來源。居民存量房貸的利率下調將開始啟動,而考慮銀行和居民之間的博弈,調整的時間會拉長,而非“一蹴而就”。
目前從媒體的實地調研采訪來看,各家銀行尚未實施存量房貸利率的具體操作,房貸利率仍保持原來水平。對此,專家建議,當前存量房貸利率下調仍處在政策吹風階段,具體影響還需要等待更細節的政策落地。在此之前,建議購房者暫停提前還貸,等存量房貸調降的具體細節出臺后再做決定。
而如果未來存量房貸利率下調,意味著“提前還貸潮”有望終止。
*風險提示:基金投資需謹慎。投資人應當閱讀《基金合同》《招募說明書》《產品資料概要》等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風險收益特征,特別是特有風險,并根據自身投資目的、投資經驗、資產狀況等判斷是否和自身風險承受能力相適應?;鸸芾砣顺兄Z以誠實信用、謹慎盡責的原則管理和運用基金資產,但不保證基金一定盈利或本金不受損失。過往業績不預示其未來業績,其他基金業績不構成本基金業績的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