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投資
嘉實將養老金業務定位為長期戰略業務,深度涉足包括主權財富和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企業/職業年金、養老目標基金在內的三大養老業務 養老投資主頁 |
---|
“國之大事,在祀與戎”,爭端與紛爭,讓國防軍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縱觀人類的歷史長河中,武器裝備的變化深刻影響了地緣政治的演進與民族國家的形成。秦國的強弓硬弩,二戰時期的坦克與原子彈,以及現代戰爭中各類精確制導武器與無人機。
在大國博弈的背景下,我國國防軍工行業的發展也駛入了快車道,一批先進武器裝備列裝部隊。安全這一主題也成為2023年投資機構普遍看好的投資主線,不過今年年中以來,軍工板塊的表現并不理想,造成這一表現的原因有哪些?軍工行業當下的基本面有無變化?行業估值又處在一個什么位置?接下來我們為您一一解析。
訂單放緩影響市場預期,機構預測下半年有望正常釋放
綜合各家券商的觀點,訂單放緩,業績增速下滑以及大盤整體承壓是近期軍工表現較為弱勢的原因。
機構普遍認為,2023年是“十四五”中期軍隊人事、軍事戰略等的調整階段,部分武器裝備采購和訂單的下達出現放緩,引發了市場對軍工企業業績的擔憂。
從業績來看,最近5年,國防軍工行業營收增長穩定,iFinD數據顯示,行業整體營收從2017年3460.22億元增長至2022年5166.38億元,5年復合年均增長率為8.35%;凈利潤從2017年115.50億元增長至2022年311.61億元,5年復合年均增長率達21.96%。
不過今年一季度業績同比略有下降,2023年第一季度整體營收為997.24億元,同比下降4.76%;凈利潤75.32億元,同比下降2.39%。
目前,投資機構普遍預計下半年軍工各領域訂單將進入正常釋放的階段,部分細分領域將迎來“十四五”第二輪快速增長期。
數據上對于上述觀點也有一定支撐。截至上周末,軍工板塊188家上市公司中,有88家披露了2023年中報業績相關公告,其中38家已披露半年度報告,50家發布半年度業績預告。
在已發布業績相關公告的88家公司中,44家歸母凈利潤實現同比增長,6家歸母凈利潤實現扭虧,18家上市公司歸母凈利潤出現下降,另有20家上市公司半年度出現虧損。
橫向對比來看,船舶、航發等領域的上市公司取得了較快的業績增長,此外,業務涵蓋諸如隱身材料、無人機、核相關、3D打印等方向的上市公司也實現了較快增長。
估值處于中低水平,性價比凸顯
2022年初以來,中證軍工指數下跌了19.54%,板塊估值得到了充分消化。
截至8月23日,中證軍工指數整體PE-TTM為58.23,歷史分位為27.35%,處于歷史中低水平。
中證軍工指數估值變化
數據來源:iFinD
當前市場缺乏主線,熱點行情輪動加快,處于估值洼地的板塊更具比較優勢。因此后面不論是因為景氣度的改善還是投資情緒回升,都有可能推動高端裝備估值修復上行。
長期來看,嘉實創新成長基金經理楊歡認為,從宏觀環境、地緣政治、國家政策以及產業發展現狀等多個角度來看,軍工行業目前正面臨著較好的發展機遇。二十大報告明確提出要實現建軍一百年奮斗目標,開創國防和軍隊現代化新局面。在全球地緣政治局勢緊張的背景下,國防裝備發展的景氣上行趨勢更加明確,成長周期將會拉長。
由于軍工行業計劃性較強,需求端跟隨國防經費增長逐年穩步抬升,從供給端來看,國內裝備經過多年的技術積累與研制,新一代武器裝備不斷進入定型批產以及爬坡上量階段,行業增長的確定性及持續性較強。伴隨著新一代裝備逐步放量,軍工行業在十四五期間迎來裝備批產釋放的黃金發展期。
目前,在軍費支出層面,隨著國際地緣局勢趨緊,歐洲多國普遍增加了軍費預算,已將軍費開支占GDP的比例調整至2%以上。
以美國為例,美國國防部提交了7730億元的2023年軍費開支草案,再次打破過往記錄,為歷史最高。德國和意大利都已決定將其軍費開支GDP占比提升至2%,波蘭將從2023年起提升至3%。
在亞洲方面,日本財務省公布了2023財年預算申請總額顯示,其防衛預算申請額高達5.5947萬億日元(約合2784億元人民幣),而日本現任首相岸田文雄所在的自民黨此前提出,在未來5年內,要將防衛費在5.4萬億日元的基礎上翻一番,使防衛費在GDP中的占比從1%提升至2%。
數據來源:SPIRI,Breaking Defense,美國國防部、加拿大政府官網、人民網等
目前我國軍費開支占GDP的比例為1.74%,較美、俄等國際重要國家仍有較大提升空間。
融資買入意愿高于市場整體,北向資金持續加倉
在軍工行業處于低位的時候,一些資金正在逐步流入。
對市場短期變化較為敏銳的北向資金,在上周積極流入了國防軍工板塊。統計數據顯示,上周,北向資金上周流入最靠前的三個行業,分別是計算機流入6.6億元,通信流入5.1億元以及國防軍工流入3.3億元。
成本較高的融資資金也對軍工行業較為青睞,軍工板塊上市公司數量占A股比例為4.39%,總市值占A股比例為3.63%,若剔除金融、地產板塊,軍工板塊占比更高。目前軍工板塊融資余額占流通市值比例為1.25%,A股整體融資余額占流通市值0.96%,融資買入意愿略高于整體市場水平。
相對更中長期的公募資金來說,廣發證券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2季度,主動型基金國防板塊重倉持倉市值為929.64億元,占主動型基金股票重倉持倉市值比重為4.18%,對于今年1季度,基金倉位環比上升0.46個百分點,超配2.38%。
本期解析就到這里,我們下期再見!
*風險提示:基金投資需謹慎。投資人應當閱讀《基金合同》《招募說明書》《產品資料概要》等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風險收益特征,特別是特有風險,并根據自身投資目的、投資經驗、資產狀況等判斷是否和自身風險承受能力相適應?;鸸芾砣顺兄Z以誠實信用、謹慎盡責的原則管理和運用基金資產,但不保證基金一定盈利或本金不受損失。過往業績不預示其未來業績,其他基金業績不構成本基金業績的保證。
估值重回低位,軍工后市怎么看?
2023-08-29 來源:嘉實基金
軍工行業當下的基本面有無變化?行業估值又處在一個什么位置?接下來我們為您一一解析。
“國之大事,在祀與戎”,爭端與紛爭,讓國防軍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縱觀人類的歷史長河中,武器裝備的變化深刻影響了地緣政治的演進與民族國家的形成。秦國的強弓硬弩,二戰時期的坦克與原子彈,以及現代戰爭中各類精確制導武器與無人機。
在大國博弈的背景下,我國國防軍工行業的發展也駛入了快車道,一批先進武器裝備列裝部隊。安全這一主題也成為2023年投資機構普遍看好的投資主線,不過今年年中以來,軍工板塊的表現并不理想,造成這一表現的原因有哪些?軍工行業當下的基本面有無變化?行業估值又處在一個什么位置?接下來我們為您一一解析。
訂單放緩影響市場預期,機構預測下半年有望正常釋放
綜合各家券商的觀點,訂單放緩,業績增速下滑以及大盤整體承壓是近期軍工表現較為弱勢的原因。
機構普遍認為,2023年是“十四五”中期軍隊人事、軍事戰略等的調整階段,部分武器裝備采購和訂單的下達出現放緩,引發了市場對軍工企業業績的擔憂。
從業績來看,最近5年,國防軍工行業營收增長穩定,iFinD數據顯示,行業整體營收從2017年3460.22億元增長至2022年5166.38億元,5年復合年均增長率為8.35%;凈利潤從2017年115.50億元增長至2022年311.61億元,5年復合年均增長率達21.96%。
不過今年一季度業績同比略有下降,2023年第一季度整體營收為997.24億元,同比下降4.76%;凈利潤75.32億元,同比下降2.39%。
目前,投資機構普遍預計下半年軍工各領域訂單將進入正常釋放的階段,部分細分領域將迎來“十四五”第二輪快速增長期。
數據上對于上述觀點也有一定支撐。截至上周末,軍工板塊188家上市公司中,有88家披露了2023年中報業績相關公告,其中38家已披露半年度報告,50家發布半年度業績預告。
在已發布業績相關公告的88家公司中,44家歸母凈利潤實現同比增長,6家歸母凈利潤實現扭虧,18家上市公司歸母凈利潤出現下降,另有20家上市公司半年度出現虧損。
橫向對比來看,船舶、航發等領域的上市公司取得了較快的業績增長,此外,業務涵蓋諸如隱身材料、無人機、核相關、3D打印等方向的上市公司也實現了較快增長。
估值處于中低水平,性價比凸顯
2022年初以來,中證軍工指數下跌了19.54%,板塊估值得到了充分消化。
截至8月23日,中證軍工指數整體PE-TTM為58.23,歷史分位為27.35%,處于歷史中低水平。
中證軍工指數估值變化
數據來源:iFinD
當前市場缺乏主線,熱點行情輪動加快,處于估值洼地的板塊更具比較優勢。因此后面不論是因為景氣度的改善還是投資情緒回升,都有可能推動高端裝備估值修復上行。
長期來看,嘉實創新成長基金經理楊歡認為,從宏觀環境、地緣政治、國家政策以及產業發展現狀等多個角度來看,軍工行業目前正面臨著較好的發展機遇。二十大報告明確提出要實現建軍一百年奮斗目標,開創國防和軍隊現代化新局面。在全球地緣政治局勢緊張的背景下,國防裝備發展的景氣上行趨勢更加明確,成長周期將會拉長。
由于軍工行業計劃性較強,需求端跟隨國防經費增長逐年穩步抬升,從供給端來看,國內裝備經過多年的技術積累與研制,新一代武器裝備不斷進入定型批產以及爬坡上量階段,行業增長的確定性及持續性較強。伴隨著新一代裝備逐步放量,軍工行業在十四五期間迎來裝備批產釋放的黃金發展期。
目前,在軍費支出層面,隨著國際地緣局勢趨緊,歐洲多國普遍增加了軍費預算,已將軍費開支占GDP的比例調整至2%以上。
以美國為例,美國國防部提交了7730億元的2023年軍費開支草案,再次打破過往記錄,為歷史最高。德國和意大利都已決定將其軍費開支GDP占比提升至2%,波蘭將從2023年起提升至3%。
在亞洲方面,日本財務省公布了2023財年預算申請總額顯示,其防衛預算申請額高達5.5947萬億日元(約合2784億元人民幣),而日本現任首相岸田文雄所在的自民黨此前提出,在未來5年內,要將防衛費在5.4萬億日元的基礎上翻一番,使防衛費在GDP中的占比從1%提升至2%。
數據來源:SPIRI,Breaking Defense,美國國防部、加拿大政府官網、人民網等
目前我國軍費開支占GDP的比例為1.74%,較美、俄等國際重要國家仍有較大提升空間。
融資買入意愿高于市場整體,北向資金持續加倉
在軍工行業處于低位的時候,一些資金正在逐步流入。
對市場短期變化較為敏銳的北向資金,在上周積極流入了國防軍工板塊。統計數據顯示,上周,北向資金上周流入最靠前的三個行業,分別是計算機流入6.6億元,通信流入5.1億元以及國防軍工流入3.3億元。
成本較高的融資資金也對軍工行業較為青睞,軍工板塊上市公司數量占A股比例為4.39%,總市值占A股比例為3.63%,若剔除金融、地產板塊,軍工板塊占比更高。目前軍工板塊融資余額占流通市值比例為1.25%,A股整體融資余額占流通市值0.96%,融資買入意愿略高于整體市場水平。
相對更中長期的公募資金來說,廣發證券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2季度,主動型基金國防板塊重倉持倉市值為929.64億元,占主動型基金股票重倉持倉市值比重為4.18%,對于今年1季度,基金倉位環比上升0.46個百分點,超配2.38%。
本期解析就到這里,我們下期再見!
*風險提示:基金投資需謹慎。投資人應當閱讀《基金合同》《招募說明書》《產品資料概要》等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風險收益特征,特別是特有風險,并根據自身投資目的、投資經驗、資產狀況等判斷是否和自身風險承受能力相適應?;鸸芾砣顺兄Z以誠實信用、謹慎盡責的原則管理和運用基金資產,但不保證基金一定盈利或本金不受損失。過往業績不預示其未來業績,其他基金業績不構成本基金業績的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