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投資
嘉實將養老金業務定位為長期戰略業務,深度涉足包括主權財富和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企業/職業年金、養老目標基金在內的三大養老業務 養老投資主頁 |
---|
川菜、魯菜、粵菜,以八大菜系為代表的中國飲食文化博大精深,不同食材、不同調料在不同的烹飪方式下,組合出了一道道的傳世美味。
其實投資與烹飪也有相似之處,股權、債權、貴金屬、房地產等等,不同資產的差異組合往往比單一資產更能達到我們的收獲目標,下面我們就來介紹幾種常見的資產配置理論,供大家參考。
股債平衡策略
第一種是股債平衡策略,這一策略最早由格雷厄姆在《聰明的投資者》一書中提出,這一策略通過動態的調整股票和債券的配置比例來達成我們的投資目標。其中,股類資產的高收益高風險;債類資產的風險較小,同樣收益也較低。前者“進攻”,后者“防守”,形成組合后,可減弱最終組合的波動范圍,減少投資者心理壓力,讓投資更舒服。
舉個例子,假設某投資者有100萬元可用于投資,其風險承受能力中等。根據股債平衡策略,該投資者應將50%的資金(即50萬元)投資于股票,另外50%的資金(即50萬元)投資于債券。
如果股票上漲導致股票資產的倉位超過50%時,則賣出多余的股票轉入債券中;如果股票下跌導致股票持倉低于50%,則賣掉部分債券轉投股票。
假設股票市場在一年內上漲了10%,那么股票部分的投資收益將為5萬元,而債券部分收益5%為2.5萬元,那么此時,投資者需要賣掉1.25萬元的股票,并買入相應金額的債券,以保持股債平衡。
當然,1比1的比例僅是我們的假設,在實際操作中,我們可以根據自身風險偏好,調整股票和債券的比例,比如8:2或者6:4等。這種策略一定程度上強迫我們做高拋低吸,降低風險。
一般來說,股債平衡策略通常適用于長期投資的投資者,例如退休人士或長期儲蓄者。它可以幫助投資者降低投資組合的風險,同時在長期內獲得更穩定的回報。此外,股債平衡策略也可以幫助投資者在市場波動時保持冷靜,避免因市場波動而過度交易或盲目跟風。
美林“投資時鐘”
第二種是美林“投資時鐘”理論,它是美國投行美林證券2004年在《The Investment Clock》報告中提出的資產配置理論。
它根據經濟周期中的不同階段,將資產類別分為四個象限:債券、股票、大宗商品和現金。美林投資時鐘認為,不同的經濟周期階段會對不同的資產類別產生不同的影響,投資者可以根據美林投資時鐘來調整自己的投資組合,以實現最佳的投資回報。
這一理論的核心是經濟周期,它將經濟周期分為四個階段:復蘇、過熱、滯脹和衰退。在不同的經濟周期階段,不同的資產類別表現會有所不同。
具體來看:
“經濟上行,通脹下行”構成復蘇階段
此階段由于股票對經濟的彈性更大,其相對債券和現金具備明顯超額收益;收益率上,股票>債券>大宗商品>現金
“經濟上行,通脹上行”構成過熱階段
在此階段,通脹上升增加了持有現金的機會成本,可能出臺的加息政策降低了債券的吸引力,股票的配置價值相對較強,而商品則將明顯走牛;收益率上,大宗商品>股票>現金/債券
“經濟下行,通脹上行”構成滯脹階段
在滯脹階段,現金收益率提高,持有現金最明智,經濟下行對企業盈利的沖擊將對股票構成負面影響,債券相對股票的收益率提高;收益率上,現金>大宗商品/債券>股票
“經濟下行,通脹下行”構成衰退階段
在衰退階段,通脹壓力下降,貨幣政策趨松,債券表現最突出,隨著經濟即將見底的預期逐步形成,股票的吸引力逐步增強。收益率上,債券>現金>股票>大宗商品
基于市場表現,投資者可以根據經濟周期的不同階段來調整自己的投資組合。最大程度地利用不同資產類別的表現差異,實現最佳的投資回報。不過需要注意的是,美林投資時鐘也無法預測經濟周期的具體時間和長度,因此投資者需要對經濟周期的變化保持敏感,及時調整自己的投資組合。
全天候策略
第三種是“全天候策略”,這一策略最早由橋水基金創始人瑞·達利歐等提出,該策略不依賴于經濟周期和擇時,以資產配置為主,以風險平價模型為理論基礎,旨在幫助投資者在不同經濟環境下都能獲取穩定的回報。
瑞·達利歐研究發現:經濟的最重要指標是經濟增速和通貨膨脹,在經濟增速超預期或低于預期,或者通貨膨脹超預期或低于預期的四種意外經濟環境下,都會有對應的受益資產。這就引出了所謂四宮格的概念。全天候策略用“四宮格”代表了四種意外的經濟環境,每種經濟環境占有25%的風險權重。
這種策略不管在哪種市場環境下,表現可能都不至于太差。它的哲學思想是 “盈虧同源”,舉例而言,即每承擔1%的波動,所對應的回報合理的預期可能也是1%左右。即通過長期持有風險資產并獲取對應的風險補償。
這樣做的好處非常明顯,全天候策略適用于各種市場環境,無論是經濟周期的繁榮、衰退、蕭條還是復蘇,投資者都能從該策略中獲得穩定的收益。我們也不需要費盡心力去研究擇時,研究經濟周期,只需要做好資產配置,就可以幫助投資者從市場上獲取長期穩定的回報。
劣勢就是收益較低,特別是相較于其他宏觀策略基金,在阿爾法收益上可能會在短期上落后。不過拉長周期來看,如何從市場上獲取一個可靠且可持續的超額收益,也是目前全世界的投資者都在探索的,這也是全天候策略的優勢。
以上就是我們今天介紹的三種資產配置方法,我們也會在后續的文章中介紹更多資產配置的理念與實踐,歡迎大家持續關注嘉實基金HARVEST FUND。
*風險提示:基金投資需謹慎。投資人應當閱讀《基金合同》《招募說明書》《產品資料概要》等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風險收益特征,特別是特有風險,并根據自身投資目的、投資經驗、資產狀況等判斷是否和自身風險承受能力相適應?;鸸芾砣顺兄Z以誠實信用、謹慎盡責的原則管理和運用基金資產,但不保證基金一定盈利或本金不受損失。過往業績不預示其未來業績,其他基金業績不構成本基金業績的保證。
從靶向治療新藥,看創新藥的研發進程
如何做好資產配置?這三種策略值得參考
2023-08-29 來源:嘉實基金
其實投資與烹飪也有相似之處,股權、債權、貴金屬、房地產等等,不同資產的差異組合往往比單一資產更能達到我們的收獲目標,下面我們就來介紹幾種常見的資產配置理論,供大家參考。
川菜、魯菜、粵菜,以八大菜系為代表的中國飲食文化博大精深,不同食材、不同調料在不同的烹飪方式下,組合出了一道道的傳世美味。
其實投資與烹飪也有相似之處,股權、債權、貴金屬、房地產等等,不同資產的差異組合往往比單一資產更能達到我們的收獲目標,下面我們就來介紹幾種常見的資產配置理論,供大家參考。
股債平衡策略
第一種是股債平衡策略,這一策略最早由格雷厄姆在《聰明的投資者》一書中提出,這一策略通過動態的調整股票和債券的配置比例來達成我們的投資目標。其中,股類資產的高收益高風險;債類資產的風險較小,同樣收益也較低。前者“進攻”,后者“防守”,形成組合后,可減弱最終組合的波動范圍,減少投資者心理壓力,讓投資更舒服。
舉個例子,假設某投資者有100萬元可用于投資,其風險承受能力中等。根據股債平衡策略,該投資者應將50%的資金(即50萬元)投資于股票,另外50%的資金(即50萬元)投資于債券。
如果股票上漲導致股票資產的倉位超過50%時,則賣出多余的股票轉入債券中;如果股票下跌導致股票持倉低于50%,則賣掉部分債券轉投股票。
假設股票市場在一年內上漲了10%,那么股票部分的投資收益將為5萬元,而債券部分收益5%為2.5萬元,那么此時,投資者需要賣掉1.25萬元的股票,并買入相應金額的債券,以保持股債平衡。
當然,1比1的比例僅是我們的假設,在實際操作中,我們可以根據自身風險偏好,調整股票和債券的比例,比如8:2或者6:4等。這種策略一定程度上強迫我們做高拋低吸,降低風險。
一般來說,股債平衡策略通常適用于長期投資的投資者,例如退休人士或長期儲蓄者。它可以幫助投資者降低投資組合的風險,同時在長期內獲得更穩定的回報。此外,股債平衡策略也可以幫助投資者在市場波動時保持冷靜,避免因市場波動而過度交易或盲目跟風。
美林“投資時鐘”
第二種是美林“投資時鐘”理論,它是美國投行美林證券2004年在《The Investment Clock》報告中提出的資產配置理論。
它根據經濟周期中的不同階段,將資產類別分為四個象限:債券、股票、大宗商品和現金。美林投資時鐘認為,不同的經濟周期階段會對不同的資產類別產生不同的影響,投資者可以根據美林投資時鐘來調整自己的投資組合,以實現最佳的投資回報。
這一理論的核心是經濟周期,它將經濟周期分為四個階段:復蘇、過熱、滯脹和衰退。在不同的經濟周期階段,不同的資產類別表現會有所不同。
具體來看:
“經濟上行,通脹下行”構成復蘇階段
此階段由于股票對經濟的彈性更大,其相對債券和現金具備明顯超額收益;收益率上,股票>債券>大宗商品>現金
“經濟上行,通脹上行”構成過熱階段
在此階段,通脹上升增加了持有現金的機會成本,可能出臺的加息政策降低了債券的吸引力,股票的配置價值相對較強,而商品則將明顯走牛;收益率上,大宗商品>股票>現金/債券
“經濟下行,通脹上行”構成滯脹階段
在滯脹階段,現金收益率提高,持有現金最明智,經濟下行對企業盈利的沖擊將對股票構成負面影響,債券相對股票的收益率提高;收益率上,現金>大宗商品/債券>股票
“經濟下行,通脹下行”構成衰退階段
在衰退階段,通脹壓力下降,貨幣政策趨松,債券表現最突出,隨著經濟即將見底的預期逐步形成,股票的吸引力逐步增強。收益率上,債券>現金>股票>大宗商品
基于市場表現,投資者可以根據經濟周期的不同階段來調整自己的投資組合。最大程度地利用不同資產類別的表現差異,實現最佳的投資回報。不過需要注意的是,美林投資時鐘也無法預測經濟周期的具體時間和長度,因此投資者需要對經濟周期的變化保持敏感,及時調整自己的投資組合。
全天候策略
第三種是“全天候策略”,這一策略最早由橋水基金創始人瑞·達利歐等提出,該策略不依賴于經濟周期和擇時,以資產配置為主,以風險平價模型為理論基礎,旨在幫助投資者在不同經濟環境下都能獲取穩定的回報。
瑞·達利歐研究發現:經濟的最重要指標是經濟增速和通貨膨脹,在經濟增速超預期或低于預期,或者通貨膨脹超預期或低于預期的四種意外經濟環境下,都會有對應的受益資產。這就引出了所謂四宮格的概念。全天候策略用“四宮格”代表了四種意外的經濟環境,每種經濟環境占有25%的風險權重。
這種策略不管在哪種市場環境下,表現可能都不至于太差。它的哲學思想是 “盈虧同源”,舉例而言,即每承擔1%的波動,所對應的回報合理的預期可能也是1%左右。即通過長期持有風險資產并獲取對應的風險補償。
這樣做的好處非常明顯,全天候策略適用于各種市場環境,無論是經濟周期的繁榮、衰退、蕭條還是復蘇,投資者都能從該策略中獲得穩定的收益。我們也不需要費盡心力去研究擇時,研究經濟周期,只需要做好資產配置,就可以幫助投資者從市場上獲取長期穩定的回報。
劣勢就是收益較低,特別是相較于其他宏觀策略基金,在阿爾法收益上可能會在短期上落后。不過拉長周期來看,如何從市場上獲取一個可靠且可持續的超額收益,也是目前全世界的投資者都在探索的,這也是全天候策略的優勢。
以上就是我們今天介紹的三種資產配置方法,我們也會在后續的文章中介紹更多資產配置的理念與實踐,歡迎大家持續關注嘉實基金HARVEST FUND。
*風險提示:基金投資需謹慎。投資人應當閱讀《基金合同》《招募說明書》《產品資料概要》等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風險收益特征,特別是特有風險,并根據自身投資目的、投資經驗、資產狀況等判斷是否和自身風險承受能力相適應?;鸸芾砣顺兄Z以誠實信用、謹慎盡責的原則管理和運用基金資產,但不保證基金一定盈利或本金不受損失。過往業績不預示其未來業績,其他基金業績不構成本基金業績的保證。